伴随着北半球夏季进入尾声,中国第12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也即将收官。预计今年九月下旬,参与此次考察的队员们就将搭乘“雪龙2”号返回上海,并带回大量科研数据资料。这次远航不仅是中国30年探索南北极成果的缩影,也是我国作为“极地强国”的实力证明。作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指定的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新希望乳业旗下的明星产品24小时鲜牛乳,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其中,为极地考察事业提供营养助力,共同推进敢为人“鲜”的极“质”精神。
挑战极限的“破冰者”
今年5月,24小时鲜牛乳正式成为中国南北极考察选用产品,并以极“质”品质为南北极考察中所蕴涵的极地精神写下注脚。
地球的南北两极是地球上少数还未被开发的地区,这里充满未知的秘密,却也有着恶劣的自然环境。南极地区的最低气温近-89.2℃,最大风速约75米/秒,最低降水量约30毫米,北极地区更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复杂的洋流和多变的海冰环境,让每一步探索都充满危机。据首批南极考察队队员刘小汉教授回忆,南极考察最大的问题就是疲劳和艰苦,一天就睡三四个小时,还要长时间在狂风暴雪中坚持工作。但这一“人类极少踏足的秘境”也蕴含着无数的宝藏——“冷极”对全球气候影响的秘密、最原始的海洋和地理数据、丰富的生物和新能源资源……为了探索未知,中国南北极考察队员们突破了重重困境坚持向极地深处挺进,不断探索前沿科学研究项目并取得突破性进展,让中国凭借扎实的考察成果成为四大国际极地组织的正式成员国。这种挑战极限的精神,也和24小时鲜牛乳不断探索新鲜极限的理念高度一致。
早在诞生之初,24小时鲜牛乳的定位就充满了不确定的挑战和危机。在行业传统中,低温巴氏鲜奶从生产到上市需要经过牧场、工厂、运输和终端等漫长的供应链过程,“以时间定义新鲜”是对整个供应链的挑战,更不要说“当天下架”所带来的大量损耗。“只卖上市当天”这一全新理念的提出,让企业内外部都经受着巨大的质疑和反对之声。但是敢为人“鲜”的新乳业人并未放弃,他们通过改造自有供应链,打造城市型乳企的“鲜半径”,并通过数字化赋能实现了各个环节的精准匹配和数据共享。通过不懈的努力,24小时鲜牛乳在各个区域都实现了巴氏鲜奶从上架到下架不超过24小时的新鲜创新,为低温鲜奶行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突破自我的“里程碑”
在极地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是极地人不断前行的动力。他们深知,在全球都积极投身于极地探索的当下,如果仅仅满足于已经获得的成果,就意味着落后于他人。只有勇于突破,不断引领前沿,才是大国力量的展示。
因此,在筹建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时,极地考察人将目光投向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冰穹A。这里是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超过四千米的海拔和南极冷源中心区的特性让这里常年空气稀薄,环境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地”。但是这里的地势和无干扰的环境,也让它成为了监测南极冰盖和大气环境最佳的地点。站上冰穹A,成为许多国家在南极的科研目标。为了在科研竞赛中赢得先机,2004年底,二十八名内陆考察队员在高寒、缺氧、高原反应的环境下向冰穹A挺进。经过十九天的跋涉,在损失了四辆雪地车后,内陆冰盖队终于征服这片“不可接近之地”,并成功在此搭建起了昆仑站。迄今为止,中国队仍然是唯一一支从地面成功抵达冰穹A的考察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