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质量检测发展简史,看懂质量管理趋势

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有效地利用各种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更好地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目前,一般把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操作者的质量管理”---防守型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就面临着各

 

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有助于有效地利用各种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更好地开展质量控制工作。目前,一般把质量管理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操作者的质量管理”---防守型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就面临着各种质量问题,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质量知识。质量管理则是在有商品生产后出现的,但早期主要靠手工操作者依据自己的手艺和经验来把关,因而又被称为“操作者的质量管理”。

19世纪末,直至20世纪40年代,人们对质量管理主要是依靠使用各种的检测设备和仪表的手段,方式是严格把关,进行百分之百的检验。其间,出现了以美国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

“科学管理”提出了在人员中进行科学分工,并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中间再加一个检验环节,这样,质量检验机构就被独立出来了,这种由专职检验部门实施质量检验,称为“检验员的质量管理”。这一阶段即为质量检验阶段,也称为传统质量管理阶段,是质量管理发展中的初始阶段。

2. SQC---预防型

质量检验的主要特征是按照规定的技术要求,对已完成的产品(最终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对最终产品质量把关是必要和有效的,至今仍不可缺少,但它是在成品中挑出废品,这种事后把关检查,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此外,由于百分之百的检验,检验费用很高。因此它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这种检验的弊端就突显出来。

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了控制和预防缺陷的概念,并发明了“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推进到了新阶段。控制图的出现,是质量管理从单纯事后检验转入检验加预防的标志,也是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开始。这样,统计质量控制的方法(statis—tical qualitv control,SQC)就产生了。

SQC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即在生产过程中,定期地进行抽查,并把抽查结果当成一个反馈的信号,通过控制图或其他统计检验方法发现或鉴定生产过程是否出现了不正常的情况,以便能及时发现和消除不正常的原因,防止废品的产生。

统计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是20世纪40~60年代这段时间内得到发展和推广应用的。

3. TQM---全攻全守型

统计质量管理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质量管理是统计专家的事”。使多数人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同时,它对质量的控制和管理只局限于制造和检验部门,忽视了其他部门的工作对质量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生产的发展,工业产品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新产品层出不穷。特别是对于许多综合多种门类技术成果的大型、精密、复杂的现代工业产品来说,影响质量的因素多达成千上万个。对一个细节的忽略,也会造成全局的失误。这种情况必然对质量管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那种单纯依靠事后把关或主要依靠生产过程统计质量控制的质量管理,显然已不能满足需要了。与此同时,人们开始认识到质量的实现,不仅ff生产制造过程有关,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生产过程的合理性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全面质量管理开始应运而生。

最早提出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概念的是美国的费根堡姆(Feigenbaum)。20世纪60年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给TOM下了一个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其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以及社会受益而获得长远的成功的管理途径。”

总的来说,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的本质区别是;质量检验阶段靠的是事后把关.是一种防守型的质量管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主要靠在生产过程中实施控制,把可能发生的问题消灭在生产过程之中,是一种预防型的质量管理;而全面质量管理.则保留了前两者的长处,对整个系统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质量,可以说是一种进攻型或者是全攻全守型的质量管理。

编辑:foodqm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