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味面制品(面粉熟食、麻辣条)发源于上个世纪湖南省平江县,由于其价格低(俗称“五毛食品”、“一元食品”),集中在学校周边销售,深受小朋友喜爱,产业发展迅猛,现已扩展至全国各地,湖南、河南、广东等已有一批产值过亿的规模企业,全国的调味面制品产值已超过五百亿。安徽省经初步统计,全省共有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近50家(不完全统计:阜阳20家,宿州12家,合肥市8家,淮北3家,安庆1家,滁州1家,马鞍山2家,亳州1家等),大多是年产三、四百万元左右的小企业,产值最大的企业也只达到3000万元,全省产值2至3亿元。
我于最近和食品生产监管处的同志,飞行检查了我省集中产区的合肥肥东、马鞍山含山、滁州全椒、宿州墉桥区、阜阳太和、界首等十家企业,并和近四十家企业分三批进行了座谈,初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后期的行业整治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调味面制品:是以小麦粉、水为原料,经配料、适度膨化和熟制、成型,辅于食用植物油、食用盐、辣椒等香辛料、味精,加入各种香精、香料、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等,再经过油浸、调味而成的即食食品。特点是香、辣、咸、甜。
生产企业现况:2006年左右,合肥市瑶海区曾经是麻辣条生产的集中区,最多的时候达到近三十家,都是手工作坊,我曾经去现场看过,现场不能目睹,加工粗糙,卫生条件极差,除了一台挤压膨化机外,再难看到第二件象样的食品机械,媒体多次曝光,省局将合肥市的麻辣条生产纳入省级区域整治重点区域。合肥市局也提高了许可门槛,通过近几年的整治,许多卫生条件差、设备简陋的小企业因通过不了许可,慢慢消失,到今年只余下八家,集中在肥东,条件相对较好,基本做到了半自动化,今年又有一家企业(玉龙食品厂)在总局最近的抽检中,生产的麻辣条甜蜜素、微生物超标,已责令停产整顿,如果整改仍达不到要求,将责令关停。这次我从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我省的生产企业情况,已普遍步入半自动化生产,小作坊基本绝迹,卫生条件普遍有明显改善,拌料、挤压、成型都实现了机械化,大部分企业用上了小型真空包装机,含山长通食品制造有限公司已初具规模用上了小型连包机等,生产较为规范。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品分类:
因调味面制品发证类别不明晰和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分类不匹配,导致分类不明。我省是用方便食品发的证,但按照GB2760,方便食品不能添加甜蜜素、防腐剂(山梨酸钾、脱氢乙酸),由于该产品的特点是不能在后期高温灭菌杀毒(如果高温灭菌杀毒,因是面粉产品,口味全无),只能依靠加防腐剂来延长保质期,一加防腐剂就会被定为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而判不合格。
二是标准问题:
正是因为上述情况,湖南省出台了地方标准《湘味挤压糕点》,糕点类根据GB2760是可以添加甜蜜素、防腐剂。河南省也出台了地方标准《调味面制品》,分类按照方便食品,但在防腐剂的使用上开了口子,比照了糕点类,可以添加甜蜜素、防腐剂。安徽省没有出台地方标准,但每个企业在发证前都拿到了卫生厅备案的企业标准。在定义调味面制品时写明了“该产品具有膨化和糕点食品类的部分属性”,为使用甜蜜素、防腐剂开了口子。
2014年12月31日发布的国家标准《糕点分类》将挤压式糕点列为糕点的一个分类。可能在不远的将来会彻底解决标准问题。
三是灭菌问题:
由于不能采取灭菌措施,生产过程的无菌化操作就尤为重要,虽然企业大多能保持卫生,我省尚无一家调味面制品企业建设无菌车间,分拣、包装时虽然使用手套、口罩,晚上无人时开启紫外灯灭菌,但只要稍不注意,微生物指标就会不合格,真空包装的会好一点。最近流通处抽检的调味面制品,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等微生物指标超标的达到96组(抽查1915批次,不合格率为5%),问题还是相当严重的。
四是标签问题:
我这次检查和座谈时,要求每个企业提供其企业标准和主导产品的标签,标签问题最为严重,99%都不合格,都是不如实标注食品真实属性,比如:明明是面制品,标的却是羊肉串,有的标的虽然是羊肉串风味,但风味两字大大小于羊肉串三字。只有含山的长通食品,在含山县局的整改要求中改换了正确标签“巴西烤肉风味”, 风味两字大于巴西烤肉四个字。作为样本给参加座谈的同志提供,我在会上强调:新食品安全法对类似的处罚起步就是五万元,谁不改,就等着处罚吧。
五是健康问题:
企业标准对盐的使用量规定为15%,五毛一袋的产品,标示重量一般为25至28克,15%就是3.75至4.2克。成年人盐的日摄入量正常为6克,儿童为4克,儿童吃一袋就超标准了。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也是探讨减轻盐的投放,但由于盐如果放少了,面就会板结,部分企业(如全椒豁达食品厂)的企业标准就规定盐低于8%。就算是8%,如果儿童买二袋五毛食品,或者买一袋一元食品,盐份也是超了。因为盐多了,就必须多加甜味剂,有的企业加的甜味剂,品种多达五种。调味面制品,企业称之为休闲食品,我虽然不能说其是垃圾食品,但至少可以称之为高盐、高油、高添加剂的非健康食品吧。
三、下一步打算
(一)严格生产许可
首先各地食品监管部门要认真组织调查摸底,特别是县、乡监管机构,应对辖区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小作坊普查登记,健全监管档案。
将调味面制品企业根据卫生厅备案的企业标准,参考挤压糕点类发证。严格保证生产条件持续符合许可要求。
(二)严格使用食品添加剂、严打生产环节非法添加
麻辣条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容易产生非食用物质非法添加、和超限量、超范围添加食品添加剂。我们一方面在麻辣条生产企业中严格执行《食品生产企业添加物质登记表》制度,加大飞行检查频次和力度,重点查添加物质登记表,凡在登记表中没有登记的物质一律不得在产品中添加。另一方面我们对非食用物质非法添加的行为列入红线和底线,加大打击力度,一经发现,就立即移送公安。我们在生产企业中推广使用“吹哨人制度”,鼓励并奖励企业内部人员举报违法行为,芜湖金芙蓉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麻辣条曾经被内部人员举报违法添加富马酸二甲酯,我们立即移送公安,工厂内调制配方的河南师傅潜逃,被公安列入追逃名单。
(三)严格产品的微生物控制
企业选址、原辅量存放、设备清洗消毒、卫生条件、人员健康状况等,都要符合相关规定。鼓励我省规模企业在生产环节建设无菌车间,提高微生物指标的合格率。
(四)严格出厂检验
企业要严格出厂检验,不具备自检能力的,要委托有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发现不符合标准的,要立即查明原因,召回产品,切实整改,并向食监部门报告。
(五)严格规范产品标签标识
所有加入的物质都要在标签上标明。严禁不标注或虚假标注生产企业信息、生产许可证号、产品执行标准、配料表、食品添加剂信息,杜绝胡乱标注食品的真实属性。
(六)强化监督检查,严厉查处违法行为
加强对调味味面制品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及时排除风险隐患,及时发现质量安全问题,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要重点检查生产企业是否持续满足生产许可条件,是否有效控制产品微生物污染,是否有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行为,是否有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行为,产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规定等。发现违法违规行为,从严查处。
(七)加大抽检监测力度,依法做好处置工作
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及时公布抽检和风险信息。发现不合格的,要立即责令企业停止生产销售、召回产品、彻查原因、限期整改、依法处置。发现问题食品,依法依规处理。
(八)强化责任落实,防止发生区域性食品安全事件
各地食品监管部门要完善监管措施,确保各项整治措施落实到位,监管责任落实到位。建立健全监管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防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严防区域性、系统性质量安全问题发生。
(九)继续加大宣传力度
往年这个时候,企业正是生产旺季,而我们所到之处,除了几个较大企业减产维持生产外,其他小企业都停产了,原因是由于媒体加大了对五毛食品不健康的宣传力度,儿童的拒绝力度在加大。我们要抓住机遇,送健康知识进学校,教会儿童选择健康食品,确保儿童健康成长,对不合格食品加大曝光力度,引导消费。
(十)约谈所有生产企业,规范行业行为
行业整治方案出台后,我们要约谈我省所有调味面制品生产企业,要求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按标准组织生产,改善生产环境,并在降盐、降色、降香、降添加上下功夫,因为做的是儿童食品,尽量使用天然色素、少用香精、添加剂,并按标准标注标签,标明食品的真实属性。 编辑:foo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