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枸杞产业面临三大发展难题

枸杞种植因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对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作用明显而备受柴达木盆地农民的青睐,尤其“十二五”以来,青海枸杞种植面积翻了好几番。记者调研了解到,随着扩张迅速、产能过剩和产品质量参

枸杞种植因兼具生态与经济价值、对带动农民脱贫致富作用明显而备受柴达木盆地农民的青睐,尤其“十二五”以来,青海枸杞种植面积翻了好几番。记者调研了解到,随着扩张迅速、产能过剩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共性问题日益凸现,近两年,这一产业遭遇发展困境。业内专家认为,深化种植业结构,延伸农产品产业链刻不容缓。

“富民产业”遭遇“寒冬”

杨作禄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福财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种植户,他与其他三户人家共同承包了1300亩枸杞地。

“这几年枸杞价格下跌,销售困难,前年我四处筹钱只种了其中的700亩地,去年行情更不好,枸杞只卖出去了五分之一,今年这700亩地也种不了了。”杨作禄说,目前这1300亩地只能“放着”,自己和妻子又走上了出门打工的老路,还背了一身债。

海西州是我国第二大枸杞种植基地,枸杞产业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富民产业”,截至目前产值达51亿元。这一产业辐射带动当地农户近16.32万户共24.2万人,过去云南、四川等其他省份也有不少劳动力前来务工,仅采摘季人均增收可达6000余元。

然而,近三年来,枸杞市场价格不断下跌,普通枸杞每年下跌13%左右,今年有机枸杞出口均价为10美元/公斤,仅为2014年价格的一半,然而有机枸杞每亩仅有机肥和植物源农药投入成本就高达4000元,种植企业入不敷出、枸杞产业经济效益“断崖式”下跌。

位于海西州柴达木盆地的诺木洪农场是目前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枸杞连片种植区域。该农场副场长马虎介绍,2017年开始,农场内陆续出现既不续约缴纳租金也不做田间管理的种植户,截至目前农场种植户总共欠缴承包费2500万元。

“货把人压死了。”海西州都兰县一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说,他管理的合作社共有103户农户,种植1600亩黑枸杞和500亩红枸杞,2016年、2017年两年累计亏损高达1800万元。“原来枸杞行情好的时候合作社会把村里的贫困户招进来打工,一年每人工资7万元,还能额外分红一万元,现在枸杞卖不出去、融资也很困难,没钱雇人,对贫困户只能免费发些枸杞苗,但就是这样也没人种枸杞了。”

结构性难题亟待破解

与云南玛咖发展过程相似,枸杞产业在青海发展的十年经历了初期政府鼓励种植、中期种植面积快速扩大、后期产能过剩三个阶段。然而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产能过剩、缺乏技术支撑以及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滞后问题日益显现,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

首先,种植面积急剧扩张带来产能过剩。2008年基于枸杞的经济生态效益,以海西州为发端青海开始发展枸杞产业。据海西州农牧局副局长李胜业介绍,产业发展初期政府采取免费发树苗、提供技术指导、农机设备补贴等方式鼓励群众种植枸杞。

“‘十二五’期间当地枸杞产业迎来发展最好的时期,有机枸杞出口均价达到20美元/公斤。”海西州格尔木市亿林枸杞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亿林说,在较早开始种植枸杞的都兰县,曾经的种植户年户均收入高达20万元。在利益驱动下,短短几年内枸杞种植面积增长4.87倍,但同期枸杞价格增幅仅20%,产业过剩带来的价格下滑也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

记者从海西州农牧局了解到,2017年柴达木枸杞干果产量达7.82万吨,但在枸杞制干方面,截至目前枸杞设备烘干能力不足3万吨,仍有近5万吨左右的枸杞需要通过自然晾晒烘干。

在加工转换方面,2017年加工转化的枸杞仅有3800吨左右;在产品类型方面,干果等初加工产品为当前主要加工方式,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已成为当地枸杞产业发展短板。”李胜业说。

此外,市场营销体系建设与产业规模不匹配。采访调研过程中,受访专家认为当地枸杞品牌五花八门,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在枸杞市场中有较强影响力的区域性公共品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海枸杞在市场中的知名度。

多位枸杞种植户以及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反映,中间商压价、缺乏销路也是导致行业亏损的一大原因。杨作禄说:“过去每到7、8月枸杞挂果时就会有外地经销商来收购枸杞。这两年,市场不景气,来收购的人少了,而且价格压得特别低,我们着急用钱,枸杞也就‘贱卖’了,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破解难题须“多管齐下”

鉴于青海枸杞产业面临的困境,业内人士和当地基层干部建议,宜加强产业规划、深化种植结构调整、完善市场营销体系,抓住产业低谷期机遇,多管齐下助推产业转型。

“枸杞适宜种植区域有限,同时持续大规模开荒种植会对土地原生植被产生影响,此外地下水的使用存在对下游植物产生不利影响的隐患。”青海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占林说,政府部门应划定适宜种植区域,对目前种植区域内降雨量过大的地区,要引导逐步退出枸杞种植。

同时,政府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适当控制种植面积,以免盲目扩大,形成恶性竞争。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产业低谷期既是对抵御市场风险能力的考验也是产业发展转型的机遇。在此期间政府应明确职能,建立行业质量标准化体系,提升行业准入门槛与监管力度。

“采用给予少量资金补贴、政策红利的方式引导企业进行枸杞产品精深加工和创新,鼓励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平台,促进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都兰县枸杞协会会长蒲青说,通过政策引导当地企业及种植户着力于标准化种植并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适应消费市场多样化需求。

此外,在市场销售方面,青海枸杞粒大肉厚,具有一定的产品优势,但在市场中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仍处于弱势地位,亟须以品牌建设为切入点建立较为完善的市场营销体系。

为此,多位受访人士建议,利用商标使用权限,对枸杞种植户及种植企业进行监管,从而形成青海枸杞产业品牌核心竞争力;同时,还需从省级政府层面统筹相关部门配置资源,着力塑造枸杞区域性公共品牌。

“在找准定位打造公共品牌的同时,在政府引导下,企业要通过建市场、进商超、建电商等方式增加销售渠道,建立青海枸杞交易市场,从而完善青海枸杞营销体系。”柴达木枸杞行业协会会长李世宁说。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