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独特的青黛加工工艺

扬州青黛的原料主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yt的鲜叶(大青叶)加工制得的深蓝色粉末状物。《神农本草经》把其原料列为上品,是扬州传统中药之一。商品青黛特点为:质轻而松,具青香气,味微酸而涩。 清嘉庆《扬

扬州青黛的原料主要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yt的鲜叶(大青叶)加工制得的深蓝色粉末状物。《神农本草经》把其原料列为上品,是扬州传统中药之一。商品青黛特点为:质轻而松,具青香气,味微酸而涩。

清嘉庆《扬州府志·物产志》引《宝应县志》曰:"产大蓝、小蓝。"又引康熙《十场志》谓:"靛出南场""蓝有两种,一名菘蓝,俗名大蓝;一名蓼蓝,俗称小蓝".咸丰《兴化县志·物产志》货之属载"靛、大蓝、小蓝出城东各垛。浸法为靛,虽不及建(福建)靛之佳,然附近百里皆处兴买,其利甚薄。"历史上扬州地区所产青黛也是靛蓝作为染青布的染料而用,但也是药用的青黛来源。

1 青黛的加工工艺

1.1 选叶:选择生长旺盛的优质叶,即当大青叶生长由墨色渐转青灰白色,手抓感自发脆并易碎的头刀叶或二刀鲜叶(三刀叶渐质次),趁早晨露水割取作加工青黛原料。

1.2 浸泡:取上述鲜叶50kg,拣去杂质,清水洗净,投入池或缸内,加净水300~400kg浸泡,并用适当物品压紧(一般用竹帘),使大青叶全部淹于水中。气温25~30℃,浸泡约1d为度,使叶片由青灰白色转为老黄即可,捞取浸泡叶残渣,这时的浸液呈草绿色至浅墨绿色,随即进行打靛,以防止浸液变质而使收得率低。

1.3 打靛:选用优质石灰块2kg,加清水适量煮沸溶化后,过100目筛进行滤过,以去其杂质及石灰渣,将石灰液质均匀地洒入大青叶的浸液中,以木棒不停地搅拌,使水浸液不停地上下翻腾。浸液由青绿→浅绿→灰绿→灰红→灰紫→青色→紫色,可停止捣冲与搅拌。这时的上层浸液渐变成浅黄色,而靛慢慢地沉积于缸或池底。轻轻倾去上层液,可合并各料缸或池内的靛蓝于一容器内,再一次进行沉淀,并倾去上层水液,待进行淘花。

在打靛中加入石灰液的量一定要适度,多加石灰液搅拌省力并易打靛,但其色质浅,靛蓝的含量低于1995年版《中国药典》所规定的靛蓝含量不得低于2.0%的质量标准。如石灰液加得过少,打靛即难,分离又不好。其经验的检测方法为:取草纸1张,用手指拈取沉淀物于草纸上,干后的颜色如为灰白色,可适当减少石灰液的量,以呈深蓝色或浅蓝色为上乘。

1.4 淘花:取一头猪的新鲜猪血6~8kg,用揉碎后的稻草放入血料中以除去血筋,并加入经煮后的石灰100g,边加入沸水边搅拌,使其豆油色状(俗称血料).取上道工序靛蓝50kg,加入清水100~120kg,分次缓缓加入血料,约200g/次,用木棒或竹竿按顺时针方向不停地搅拌,至泡沫大量漂浮起。如果泡沫的水泡过大,过小,可酌加靛蓝,若泡沫迟迟不起浮,可酌量添加清水,促使泡沫大量浮起。掏出和捞起泡沫放入竹匾内,日光晒干成小蘑菇样的蓝色朵状物,即为青黛,一般50kg大青叶可加工成合格和青黛1kg,头刀大青叶得率最高,二刀次之,三刀更次。

淘花过程中应加以注意的事项为:血料多加可导致合灰量过多,蓝色朵状物成片、块状,青黛色浅,质次;天气对淘花影响极大,不能在阴雨天淘花以免青黛变质,不在刮风天淘花,以免散失,发生塌花;应注意晾晒物品洁净,以防青黛不净。

1.5 青黛质量的经验鉴别

1.5.1 取小铁盒1只,加入青黛样品少许,置酒精灯或炭火上,微火烧之,应呈现紫红色火焰,灰烬呈深褐色为佳。

1.5.2 取小茶杯1只盛入清水半杯,取青黛样品少许放入杯中,并加入清水,青黛即浮于水面,水液应呈黄色而且近透明,无混浊现象及沉淀产生为佳。

1.5.3 取青黛样品少许放于手心,用手指在手心上轻揉之,应手感细腻,呈鲜蓝色,质轻而松软为佳。如皆符合上述三种特征者,其质量一定上乘。

2 讨论

2.1 青黛的得率与质量优劣和大青叶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而大青叶的播种密度对大青叶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密度大,叶片小,叶质柔软,叶革质程度底,大青叶又以头刀叶质量为优,且以大青叶不抽茎质量为佳。根据多年来加工青黛的经验,以清晨太阳刚升,微带露水时收割的大青叶加工青黛最为上乘。

2.2 青黛的质量与加入的石灰量及石灰本身的质量有一定的关系,与加入的猪血量及猪血的新鲜程度,猪血的前处理关系也较大,上述辅料的多少(主要是过量)就难以形成靛朵,往往多呈粉末状,不够松软。目前因青黛的加工多处于分散,个体加工为主,而每每加入石灰过多,使青黛的含量及色泽大部分都达不到《中国药典》所规定的质显标准。

2.3 为了使靛蓝的得率加大,往往搅拌速度过猛过快,使泡沫过多,因此,为了保证青黛的质量,以上几点是必须加以注意的。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