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备受关注,我国特殊食品产业孕育着巨大的生机和发展潜力。在10月31日举行的2018第三届中国特殊食品合作发展会议暨首届特殊食品展览会上,来自政府、学术界、协会组织及企业的代表齐聚一堂,为中国特殊食品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民营养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我国仍然存在更加复杂和关键性的营养问题,而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国民健康重要因素。”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食品安全标准语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张志强指出,其主要表现为营养不足、营养过剩以及老龄问题非常突出。
“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经占到了2亿多,到了2025年要达到3亿。所以老年人营养保障和改善将成为我们重大的挑战。2017年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针对我国主要营养问题确定了今后十年间要实现营养改善目标。”张志强表示,目前我们国家相对于日本和欧美国家来说,营养保健型食品品种还是不够的。
“目前,我国国民中,76%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70%有过劳死的危险,20%患有慢性病,占全部死亡的86%。中年人死亡原因中,有22%是心脑血管病。” 由此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进出口检验检疫首席科学家庞国芳表示,营养健康事业要迎着朝阳发展。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进一步提出,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国已经解决了13.7亿人吃得饱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吃得好的问题,现在正在解决吃得健康的问题。在实现目标的征程中,作为适用于老、幼、病、患人群特殊食品正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对健康的需求不断提升,中国特殊食品产业孕育着巨大的生机和发展潜力。
特殊食品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乳粉、特殊医学配方食品和保健食品。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会长边振甲提到,伴随着政府科学监管、行业企业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保健食品经历了从发展到规范,从规范到发展这样一个不断前进的进程。作为食品领域的风险行业,中国特殊食品管理要求是最高的。制度最多,措施最严,达到了历史最好的安全水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从无序到有序,从单一到系统,从盲从到规范,从被动到科学的进程。
边振甲指出,行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和特殊食品产业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突出,很容易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比如,特殊食品存在虚假夸大宣传、误导消费者、违法添加等潜在风险,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消费者的信心不足等等问题。
“特殊食品是人类追求健康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理事长、工信部原总工程朱宏任表示,特殊食品产业之所以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其发展潜力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
随着我国人均GDP的逐步提升,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特殊食品消费对象人群显著增加。同时,人口结构变动也带动特殊食品消费。2017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2.41亿,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1.58亿,占比达到11.4%,都以超过国际上一般认为的老龄化社会的数量界限,且呈加快之势。同时,随着二胎政策的全面实施,2015至2017新出生人口达5114万,新生儿、低龄儿都对特殊食品有生产需求。鉴于现代人生活习惯改变,产生大量亚健康人群,对他们而言,特殊食品已经成为常态化消费必需品。
特殊食品是满足老人、婴幼儿、病人等特殊人群、特殊需要的食品,与普通食品相比,其安全性更加不可忽视。对此,朱宏任提出,在特殊食品企业谋求更大发展时,要力求做到牢牢把握安全有效的生命线,紧紧抓住合法合规的护身符,大大加强改革创新助推器,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孙宝国建议,未来中国特殊食品产业应该尽快构建国家特殊食品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同时,由于特殊食品直接作用于特殊人群,与健康生命息息相关。因此,政府要严格管制安全性。在管理中,重点做好产业政策、标准政策、监管政策的配合和衔接,发挥政策的整体效应,既提高特殊食品的安全性保障,又促进我国特殊食品产业健康科学快速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传承和弘扬中国药食同源养生文化,融汇现代医学、养生学理论,吸纳生命健康食品生产技术,打造更多更好的具有中国饮食文化特色,人民群众欢迎的特殊食品,加强特殊食品科普宣传教育,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大连珍奥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玉琦认为,企业是变革发展的主体,从事特殊食品产业,安全是第一责任。
“未来中国的市场还是一个全球最大的市场,为了深耕这个市场,我们要走出去学习世界的先进科技,引进来西方的一些方法、技术和人才,结合东方智慧,产出更好的产品。如何确保消费者能够安心、放心使用我们的产品,那就需要我们真正意义上讲引导消费者科学、理性消费。靠忽悠靠夸大已经过时,现在理性的消费时代已经来临。” 无限极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胡贞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