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政策三度延期 跨境电商再次迎“消费红包”
贺阳
国内消费需求持续升级的背景下,跨境电商有望迎来一波新的利好。
为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满足国内消费者日趋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11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和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政策并扩大适用范围,部署推进物流枢纽布局建设。
业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跨境电子商务进口将迎来新一轮利好,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行业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将更加便利地买到国外商品。
记者了解到,这已经是跨境电商监管政策的三度延期。具体来看,此次会议提出了5项促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措施。
首先,从明年1月1日起,延续实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现行监管政策,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不执行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而按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
另外,监管政策的适用范围从之前的杭州等15个城市,再扩大到北京、沈阳、南京、武汉、西安、厦门等22个新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比如北京,本身城市内部市场需求就非常巨大,需求人群也非常多,这一次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城市扩围,意味着跨境电商跟企业可以选择更多的地点进行通关。”
其次,在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清单内商品实行限额内零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70%征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享受优惠政策的商品范围,新增群众需求量大的63个税目商品。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商品限额上限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将单次交易限值由目前的2000元提高至5000元,将年度交易限值由目前的每人每年2万元提高至2.6万元,今后随居民收入提高适当调增。
同时,有关部门还将按照国际通行做法,支持跨境电商出口,研究完善相关出口退税等政策。
最后,将按照包容审慎监管原则,依法加强跨境电商企业、平台和支付、物流服务商等责任落实,强化商品质量安全监测和风险防控,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不可否认的是,让“海淘”爱好者最为激动的还是享受优惠政策商品范围的扩大以及交易限值的提高。这意外着,未来消费者能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多国外优质产品。交易限值将根据居民收入相机调整,也显示了政策的灵活性。
据悉,此前“跨境消费红包”已经多次出台。今年以来,我国药品、汽车及其零部件、部分日用消费品关税均已陆续降低。据悉,我国关税总水平已从9.8%降至7.5%。
11月22日,在商务部最新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高峰表示,自2016年5月份以来,我国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实行“暂按个人物品监管”的过渡期安排,有效促进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高峰称:“根据中国海关的统计,2018年1-9月份,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57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6.6%。与此同时,企业也普遍反映,希望尽快明确过渡期后监管的方案,稳定市场预期,厘清各方责任,更好地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在不久前结束的进博会上,中国跨境电商更是成为了全球采购的“主力军”,据不完全统计,各大电商平台拟采购金额已超16000亿元人民币。
作为整合全球商品流通供应链资源的跨境电商平台,未来有望在刺激我国居民内需、扩大有效进口等方面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