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太高营养会打折 新国标对大米加工精度提出新要求

  5月起,新的大米国家标准开始实施,新国标放松了对大米的“颜值”要求,旨在引导企业减少过度精细化加工,更多地保留大米原有的营养价值。   相比“旧国标”,新国标在加工精度、碎米含量、最佳食用

  5月起,新的大米国家标准开始实施,新国标放松了对大米的“颜值”要求,旨在引导企业减少过度精细化加工,更多地保留大米原有的营养价值。

 

  相比“旧国标”,新国标在加工精度、碎米含量、最佳食用期等方面做了调整。一二级大米的加工精度由90%改为80%至90%。为规范和引导适度加工,新国标明确规定:“加工精度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判为非等级产品”。

 

  对碎米含量,新国标略有放宽。此外,新国标规定:“优质大米建议标注最佳食用期(品尝评分值为产品最佳食用期内数值)”的规定,以方便消费者选择。

 

  据市粮油质量监测所的蒋澄刚介绍,新国标对具体指标的调整幅度虽然不大,但对消费者和加工企业的引导影响不容忽视。以加工精度为例,调整这个指标主要针对大米过度抛光问题。消费者买米往往只看“颜值”,追求“精、白、亮”,企业为了迎合这种市场需求就会增加抛光次数。

 

  每抛光一次,大米就磨皮一次,“颜值”向“精、白、亮”更进一步,但同时,营养成分也流失一批。“虽然抛光一次损失大米重量1%,但磨掉的是维生素B等重要营养成分。”蒋澄刚说。近年来,大米加工流程从“一抛”逐步升级到“三抛”,市场上大米的“颜值”越来越高,营养成分越来越少。新国标对加工精度的调整,就是给消费者和商家一个提示,引导消费者对大米的“审美观”,促进商家提高大米质量,避免过度加工。

 

  据了解,目前我国稻谷出米率仅为65%左右,而日本稻谷出米率为68%~70%。通过调整加工精度、碎米含量,有助于提高稻谷出米率。如果我国稻谷出米率能与日本持平,按照年口粮稻谷需求量测算,在稻谷产量不变的情况下,每年能增加大米成品450万吨到750万吨,相当于增加水稻种植面积1500万亩到2000万亩。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