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规范小作坊 监管大作为

  安徽省现有食品小作坊4260家,生产加工的食品种类主要有豆制品、植物油、糕点、肉制品、茶叶、粉丝、粉皮等。为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近年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加强法制制度建设,强化日常检查,开展重点整治和质量提升

  安徽省现有食品小作坊4260家,生产加工的食品种类主要有豆制品、植物油、糕点、肉制品、茶叶、粉丝、粉皮等。为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近年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加强法制制度建设,强化日常检查,开展重点整治和质量提升行动,食品小作坊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积极成效。


  小作坊监管步入法治轨道


  2017年,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对食品生产小作坊的登记、生产品种、生产过程、出厂检验、产品标签标注等作出规定,让食品小作坊监管有法可依。


  同时,为了让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有章可循,安徽省制定《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明确食品小作坊登记的条件、程序、时限、延续、变更以及登记证的内容、编号等,与《安徽省食品安全条例》同步实施。制定《安徽省食品小作坊生产规范》,从生产加工场所、设备设施、原辅材料、生产过程控制、从业人员、产品标识、产品储运和销售、产品检验等8个方面提出细致要求,以监督、指导小作坊依法依规生产,保证所生产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制定食品小作坊现场监督检查规范,规定监督检查的目的、原则、程序要求,逐项列出了检查的项目、内容、方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判定标准,力求既符合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原则要求,又符合实际、便于操作,有力指导了基层的小作坊监督检查工作。


  规范整治责任明确


  为理顺省、市、县各级食品监管部门权责关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四有两责”要求,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编办印发《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省市县乡四级事权划分指导意见(试行)》,并随之下发细则。


  各级市场监管机关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使小作坊登记率达85%,并持续开展重点整治。几年来,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坚持组织对全省各地开展小作坊集中区域隐患排查及整治提升。2017年确定了全省19个集中生产区域的11种食品作为整治重点,共涉及749家小作坊;2018年确定了27个区域、14种产品、292家小作坊;今年又确定了21个区域、11种产品、222家小作坊。对每一个重点区域均详细列出存在的食品安全主要问题,要求各地制定具体整治方案,明确目标任务、整治措施、时间节点和责任人等,确保整治工作责任落实到位,严防发生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同时鼓励和指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改善生产条件,升级为食品生产企业。


  在监管工作中,该局及时发现和总结提炼各地监管工作中好的做法,多次召开全省食品小作坊监管工作现场会,交流工作经验,现场观摩教学,有力推进食品小作坊规范和提升工作。要求各地采取集中培训、上门指导等多种形式,对食品小作坊从业人员开展培训,2018年各级共培训6566人次。


  不断创新推动质量提升


  在蚌埠市,市场监管部门一年一个品种,连续3年对135家豆制品、120家面制品和103家肉制品小作坊开展整治提升工作。在此基础上,采取以奖代补做法,通过使用个性化的模具生产进行防伪、使用二维码和“随货同行单”进行追溯等方式,初步完成了小作坊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建立。


  芜湖市实施食品生产小作坊现场硬件改造和软件提升工程,以实现小作坊“设施基本齐全、制度基本完善、安全基本保障”的目标,整治300家食品生产小作坊,创建示范小作坊100家……


  在监管工作中,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认真总结以往小作坊的监管经验,积极推动各地根据本地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充实、完善和创新各项监管措施,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尽管情况有了明显改变,但小作坊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不足、生产设施和设备简陋、质量安全控制能力较差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下一步,省局将继续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小作坊登记工作,督促指导食品小作坊改善生产条件,达到规范要求,取得登记证书,力争到今年年底全省食品小作坊登记率达到90%。继续做好食品小作坊日常监督检查和整治工作,实现全年工作目标,严防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继续开展小作坊提升行动,推行以往好的做法,推动各地争取政府财政、政策支持,让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规范发展、质量提升。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