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足球都装芯片了 你的冷链物流却还在“裸奔”?

先说世界杯揭幕战0:2输给厄瓜多尔,小组赛第二轮又1:3不敌塞内加尔,东道主卡塔尔成了本届世界杯首个出局的球队,不少卡塔尔球迷被甚至放话“明天就举办闭幕式”,但不可

先说世界杯

揭幕战0:2输给厄瓜多尔,小组赛第二轮又1:3不敌塞内加尔,东道主卡塔尔成了本届世界杯首个出局的球队,不少卡塔尔球迷被甚至放话“明天就举办闭幕式”,但不可否认的是卡塔尔砸下2000多亿美金举办的这届世界杯,还是充满了“科技与狠活儿”的……

首先,是这一届的足球都装芯片了。沙特2:1爆冷击败阿根廷的比赛里,阿根廷三个进球被判无效,让很多球迷知道了梅西脚下的足球里是内置了Al Rihla(阿拉伯语,意为“旅途”)芯片。

但其实世界杯对于“科技与狠活儿”的应用,还要更早一些:

早在2014 年的墨西哥世界杯就引入了“门线技术”,14台高速摄像机对准2个球门,通过每秒 500 帧的速度检测足球的移动,一旦系统检测到足球越过门线,裁判所戴的特殊手表上就会显示“GOAL”,以供裁判做出准确判断。

随后是2018年举办的俄罗斯世界杯,首次推出了VR直播——球迷只要戴上VR设备,就可以观看满满沉浸感的球赛了。同时还引入了VAR(视频助理裁判),当时小组赛C组法国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里,主裁判就根据VAR改判了点球,在决赛中法国队也再次凭借VAR获得点球并最终捧杯夺冠。

回到今年的世界杯,导致阿根廷三个进球被判无效的就是“Al Rihla”和基于VAR升级而来的“半自动越位技术”(SAOT),Al Rihla的传感器位于球的中心,以500次/秒的速率将球的运动数据发送到视频操作室,从而可非常精确地检测踢球点,并收集高精度的球运动数据发送给裁判端;而半自动越位技术则是根据球场顶部的12台特制摄像机,以每秒50次的频率发送数据并生成3D动画图像,实时判断球员是否越位。

世界杯 VS 冷链物流

再说冷链物流

从1930 年的乌拉圭,到 2022 年的卡塔尔,世界杯简直就是科技“进化史”的一个缩影,与之类似的还有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冷链物流,也是从粗放到精细再到充满了“科技与狠活儿”……

冷链物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人凿冰贮存食物,然后就是唐朝时期最为著名的冷链物流服务项目——给杨贵妃送荔枝,再到明朝的“六月运鲥鱼”,经三千里路到长安鱼身还“带雪寒”。当然,以上的冷链物流都还是基于用冰块降温,还没有所谓的“科技与狠活儿”一说。

直到1873年,德国工程师、化学家卡尔•冯•林德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的冷冻机,打开了冷链物流科技化发展的潘多拉魔盒。

盘点冷链物流的科技与狠活儿

首先就是以冷冻机为核心的冷库了,也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一台“超超超大号的冰箱”,成为各类需要低温储存的食材和物品集中储存地。

然后就是以制冷机和汽车结合而诞生的冷藏车,算是一个小号的可移动冷库,确保食材在运输过程中也处于合适的低温区间。但矛盾也随之而来,以汽油等能源为驱动的冷藏车,长期打冷的成本很高,有“聪明”的司机在不断上涨的油价和长期打冷之间选择了间歇性打冷,即在装货和卸货时开启冷机,运输途中却关闭冷机节约成本,导致冷链断链情况时有发生。

有矛就有盾,为了防止司机间歇性打冷,一些冷链企业通过加装定位系统和温度探测的车载仪器进行监督。

而最近几年,在物联网、数字化、大数据等技术的加持下,以华鼎供应链为代表的创新型冷链企业开始探索更深层次的科技赋能,通过对各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和数据的数字化传输,实现了精准分拣出库、车辆智能调度、线路智能规划、远程在线监测、智能补货等一系列高效运营。

而随着疫情的多点散发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重视,还出现了“科技防疫”这样的科技与狠活儿:通过大数据对对冷链相关的人、货、车、场进行监督把控,可以精确到货品证件和批次、人员核酸报告、司机行程信息和仓库消杀信息,通过算法及时对涉疫车辆和人员进行实时监督和预警,有效的规避潜在风险,做到食品安全的全面溯源。

从宏观来看,中国每年因冷链“断链”造成食材损耗、浪费的经济损失已超千亿元。而从微观来看,因冷链缺乏监督监管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更是无处不在,也许你坐在屏幕前观看比赛时手里的炸鸡、小龙虾等,都是没有科技监督的“裸奔”冷链送来的。

作为足球运动中最受关注的赛事,世界杯里的科技应用已臻成熟,并开始更广泛的应用于各类足球赛事,以科技效率改善着比赛体验和观赛体验,而在更贴近我们生活的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对于科技应用的广泛共识,希望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我们的冷链物流也能越来越科技、越来越高效、越来越安全!

郑重声明: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仅作为参考,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处理!

为您推荐